威海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 ||||
| ||||
9月25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文勋,威海市威海卫公证处主任姜鹏介绍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据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文勋介绍,我市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已基本建成,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实体平台全覆盖,形成城乡“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通过归并整合“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年均解答来电咨询4.2万余人次,在“法治威海”微信公众号开设公共法律服务板块,年均为群众提供服务3万多人次。 我市法律服务的质量和供给能力也在稳步提升。据统计,全市现有180余家涵盖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领域的法律服务机构,每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超过3000件,律师处理诉讼及非诉讼法律事务近2万件,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提供约1.2万件法律服务。此外,村(社区)法律顾问年均提供法律咨询17.5万次,公证机构年均办理3.6万件业务,司法鉴定机构年均提供1.1万件服务,全市各级调解委员会的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9%。 为积极响应市委“三个大抓”的部署要求,市司法局出台20条服务保障措施,并组建一支由258名律师组成的法律服务团,专门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难题。此外,还推出“园区式”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常态化推进涉企法律服务“十百千”工程,累计帮助解决企业面临的各类问题2000多个。通过建立涉企政策文件分析研判、精准推送和督导落实三项机制,推动476项上级政策在我市落地实施。我市还成立涉外律师专家库和涉外法律服务团,组建国际商事与涉外争议解决专业委员会,建立涉外民商事纠纷诉调对接机制,进一步增强我市在涉外法律服务方面的能力。 作为公共服务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公证行业不断深化改革,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大力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造“免证办”“码上办”等服务模式,并深化不动产“带押过户”服务模式,出台一系列服务经济发展的措施。今年以来,我市针对群众关切和企业需求,特别是在不动产领域服务方面进行了机制创新,推出首个车位使用权备案服务平台。此外,我市通过推行“电子公证书”,促进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并实行存量房“带押过户”公证模式,充分发挥数字赋能作用,构建“公证+不动产事项”服务新模式。 在防范金融风险、化解金融领域纠纷方面,公证也发挥重要作用。市威海卫公证处主任姜鹏介绍,他们打造“诉前公证调解过滤+赋强公证执行断后”的解纷服务链新模式,有效预防金融风险,并在电商金融、电子合同、网络支付等交易信息数据保全、数据存管等方面提供公证服务。 我市还将进一步推进公证行业减证便民提速,扩大老年人优惠年龄范围,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老年受援人减免公证费用,并开通老年人办证“绿色通道”。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