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动态
刚柔并济塑新生 儒法情里筑和谐
——乳山市司法局育黎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模式
文章来源:威海市司法局发布日期:2025-10-10 09:30访问次数:字号:[ ]


乳山市司法局育黎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立足本地实际,勇于创新,探索并实践了一套以儒家思想为文化根基、以“柔中带刚、情法并济”为核心理念的工作模式。该模式将严格执法与人性化关怀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了社区矫正对象的正向转化与社会融入,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固本培元,以儒家文化涵养道德根基

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理念作为教育矫正的重要内容。

经典浸润,明德启智。定期组织学习《论语》《孟子》等经典篇章,引导社区矫正对象领悟为人处世之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阐释“仁者爱人”,激发其责任感与同情心;通过讲解“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化其自我约束与换位思考能力。

亲情修复,强化支撑。重视家庭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的作用,开展“我和亲属有个拥抱”等情感互动活动,积极促进社区矫正对象与家人的沟通,修复家庭关系。同时,邀请家属参与“亲情帮教”活动,增进理解,形成家庭帮教合力。

敦伦尽分,重塑价值。结合儒家“义”与“信”的理念,开展社会责任教育,引导社区矫正对象明晰自身角色与义务,珍视信用,诚实做人。组织参与“日行一善”等道德实践活动,帮助其在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社区中重建自我价值,增强融入社会的信心与能力。

二、柔性关怀,以真情实意温暖人心

秉持“把社区矫正对象当家人”的理念,在管理和帮扶中注入深厚的人文关怀。

尊重接纳,平等相待。从入矫开始,即以亲切称呼、细致了解个人情况等方式,营造尊重、关注的氛围,消除隔阂感。

心理疏导,抚慰心灵。针对社区矫正对象普遍存在的心理压力,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一对一专业辅导,帮助其管理情绪、应对压力、改善人际关系。

生活帮扶,排忧解难。主动关注并协调解决社区矫正对象在就业、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积极链接社会资源,申请社会救助,体现人文关怀。

三、宽严相济,以法治刚性规范行为

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性与权威性。

严格执法,守住底线。严格执行各项监管规定,对报到、教育学习、公益活动等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对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维护法律尊严。

惩教结合,重在转化。处理违规行为时,不仅止于惩处,更注重沟通与引导,帮助分析原因、认识错误、制定改正计划,实现教育惩戒的目的。

刚柔互济,动态平衡。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刚”与“柔”的尺度,既体现法律的刚性约束,又展现人文关怀的柔性力量,使社区矫正对象在受约束的同时感受到被接纳,有效降低了违规率,增强了守法意识。

四、言传身教,以人格魅力引领重生

工作人员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言行举止影响和带动社区矫正对象积极改造。

言传知识与信念。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强化法律意识,培育诚信等社会公德。

身教敬业与品格。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坚守道德底线的个人操守、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为社区矫正对象树立学习榜样。

魅力感召与激励。凭借专业素养、真诚态度和人格魅力,赢得信任与尊重。通过平等沟通、倾听心声、帮助规划未来,激发社区矫正对象内在的改变动力和追求新生活的信心。

通过“柔中带刚、情法并济”工作模式的深入实践,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社区矫正对象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家庭与社会关系有效改善,辖区群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同度和支持度持续提升。

今后,乳山市司法局育黎司法所将继续坚持这一行之有效的工作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提升社区矫正工作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为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助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