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动态
威海市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工作典型经验在司法部培训会上作典型发言
文章来源:威海市司法局发布日期:2025-09-28 13:46访问次数:字号:[ ]


9月23日,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专题培训会议在温州市召开。威海市“深耕细作 靶向施策 全力打造高质量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工作新路径”经验在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近年来,威海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严格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刑事诉讼制度,坚持系统思维、精准发力,下好“谋篇布局、保障支撑、质效管控”三步关键棋,推动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工作实现从“有”向“优”、从“量”向“质”的转型升级。

一、加强系统谋划,构建协同高效工作机制。一是调研先行明方向。协调司法部门调取刑事案件总量、辩护律师参与率等核心数据,研判认罪认罚案件发展趋势。深入区县摸底经费、人员配置情况,梳理出补贴标准不明、流程不规范等问题,提出可行应对建议。二是健全制度强规范。制定《威海市关于开展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的实施意见》,规范值班律师职责、流程、管理等内容,确保工作有章可循。三是统筹联动聚合力。推行“市县联动、一体推进”机制,统一开展业务培训,制定会见笔录模板,实现工作流程标准统一、难点问题统筹处置。对滞后区县靶向指导,形成市县协同格局。

二、筑牢多维保障,全面夯实履职服务基础。一是经费保障明标准。制定《威海市法律援助办案补贴经费管理办法》,建立“直接费用+基本劳务费用”补贴模式,制定差异补贴规则,专章明确值班律师补贴标准以卷宗为依据、按件发放、逐年动态调整。二是人员保障强队伍。按照“分类建库、专业匹配”原则,分类建立刑事、民事、未成年人等专业人才库。实行值班律师“评价+退出”双重动态管理,对不合格律师及时禁入、清退,筑牢案件质量“第一防线”。三是机制保障提效能。在法院、检察院、看守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采用“轮流值班+弹性响应”机制,紧急案件半小时调配律师,实现法律帮助“零中断”。

三、突出全链监管,着力提升案件办理质效。一是教育培训锻本领。针对新入库律师开展“资深律师一对一”带教,岗前实操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构建“常态化+针对性”培训体系,将认罪认罚制度纳入年度重点培训,聚焦量刑指导等核心内容分级分类培训。二是数字赋能优服务。承接全省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设试点任务,依托智慧法援系统实现与办案机关数据互通,案件受理、指派、监管、归档全流程线上协同。推行案卷“纸质+电子”双轨管理,提升工作效率与档案利用便捷度。三是规范管理守底线。制定标准化格式文书,明确要求认罪认罚法律帮助案件“一案一卷”立卷归档。联合检察机关开展现场监督,将律师评价作为调整律师库、指派案件的依据,杜绝“重指派、轻管理”,持续督促值班律师提升服务水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