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减证便民实现新突破 荣成市打造威海首个“无证明大厅”
文章来源:威海市司法局发布日期:2022-04-27 13:56访问次数:字号:[ ]


近日,荣成市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举行“无证明办事大厅”建设启动仪式,在威海市率先启动“无证明办事大厅”建设工作,推动“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转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聚焦难点、精准破题,大刀阔斧清理证明

荣成市司法局在前期证明事项告知承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总结试点经验,针对证件种类繁多、实体证件携带不便、重复提交证明等问题,在证明材料上做“减法”,让老百姓办事更加方便快捷。把摸清证明底数、清理无法律法规证明作为实施改革的前提,全面梳理排查政务服务事项所需证明材料,对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奇葩”证明、重复证明一律取消。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荣成市证明事项保留清单》《荣成市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清单》,明确需要提交证明材料的事项277项,实施告知承诺的事项299项。

荣成市行政审批局作为审批业务集中办理部门,明确提出打造“无证明办事大厅”,将《保留清单》中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进行进一步分析,对其风险程度进行评估,按照最大限度利民便民原则,将80%的行政许可事项纳入“无证明大厅”建设,最终选取138个事项,清理、压减相关证明材料253项,编制《荣成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无证明”事项清单》,同时根据证明材料的类型,确定按照数据共享、告知承诺、内部提取等方式分类推进,编制《荣成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证明事项免提交清单》。

二、丰富内涵、大胆实践,规范制度作为保障

为充分发挥告知承诺对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作用,荣成市司法局起草并以政府办名义发布了《荣成市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规定》,为顺利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一是建立了承诺事项事中事后核查机制。行政机关按照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的核查时限、标准、方式等,根据申请人的授权,对申请人的承诺内容采取线上核查、内部核查、公示核查、协助核查和现场核查的方式进行核查。经核查发现申请人虚假承诺或不履行承诺义务的,依法对申请人作出责令限期整改、撤销行政决定、给予行政处罚等决定,将失信记录记入当事人名下,依法依规进行管控。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二是以信用惩戒强化告知承诺风险防控。行政机关依托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依法建立申请人信用档案,实施分档、分类管理。在办理告知承诺事项时,行政机关要核查申请人信用记录和有无其他违法行为,申请人信用等级低于A级或者存在曾作出虚假承诺等情形的,不适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AAA信用等级的个人和单位,可以免于事中事后核查。

三、打破壁垒、数据共享,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

为使“无证利民”真正落地,荣成市司法局积极协调各部门,在梳理的告知承诺事项清单的基础上,明确核查方式,253项证明事项可免于协查,93项证明事项可实现线上核查,14项证明事项可线下核查,86项证明事项可通过内部核查,同时编制了《证明事项告知承诺部门协查清单》,建立部门间协查机制,43项证明事项实现了部门协查,免去了群众的跑腿麻烦。

荣成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率先垂范,积极响应,一是落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用“承诺”代替“证明”,编制《荣成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实施清单》,申请人自愿承诺已经符合审批机关告知的条件、标准、要求,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工作人员不再索要有关证明材料即可办理许可登记。二是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的基础上大力推行“证明免提交”,充分利用现有平台进行整合,变“群众跑腿”为“数据共享”,让“内部获取”替代“外部提交”。把数据共享作为“无证明办事”的主要方式和工作着力点,依托“爱山东APP”、政务服务云平台、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数据平台,通过扫描枪、电子证照库查询等方式,提取相关证照信息,实现证明材料免提交。例如,办理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时,以往需要提交身份证、营业执照、相关资格证书等7项证明材料,现在这7项证明都可以通过数据共享的方式,由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平台进行提取,从而实现“免提交”。三是加速内部信息流转。对于市场主体变更证明等证明材料,可通过部门内部核查的方式获取,让工作人员内部互通代替群众跑腿。目前,荣成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已有139项证明材料可通过内部信息共享直接提取,81项通过告知承诺制方式获取,33项可同时兼办。

日前,山东奥萨制药有限公司计划于园区内新建一处核酸检测方舱。由于时间紧急,荣成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迅速启动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全程跟进服务项目审批,通过免提交+告知承诺模式,为企业减免检验人员从业资格证书、场所平面图等6项证明材料,同步办理了医疗机构许可、诊疗科目审批、PCR备案等手续。项目落地由正常审批时限的20个工作日压缩到2个工作日以内,审批效率大幅提升90%以上。

工作开展以来,荣成市共办理告知承诺业务12000余件,整体实现了审批材料精简60%,办理“无证明”相关业务2400余件,“无证明”办事已逐渐成为常态,群众参与度、满意度持续攀升,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荣成经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